洋葡萄酒目前集中在高端消费市场,售价一般都会在百元以上,以中粮酒业引进的“土琪”为例,其在酒吧里的售价就高达230元。裘瑞康对记者表示,“土琪”在的销售将集中在高级西餐厅、酒店以及酒吧,这也是洋葡萄酒品牌主要的销售终端。
而记者在超市里看到,国产品牌的葡萄酒大多在几十元到100元不等,因此葡萄酒的主要消费市场基本被国产品牌所把持。业内专家就此评论道,虽然高端市场的利润较高,但毕竟是个小众市场,要想真正分享葡萄酒消费市场的发展,洋葡萄酒需要在中低端市场有所作为。
在“中意葡萄酒展”的现场,意大利FAZIO酒商参展摊位负责人告诉记者,人们都以为洋葡萄酒很贵,其实不是这个样子。葡萄酒分为很多级别,其中的一级叫做餐桌酒,其在意大利的超市里每瓶有时只有0.99欧元。很多的经销商对此不了解,就认准具有DOC标识的葡萄酒,当然都是价格很高的。她建议,的经销商可以引进在国外只有几欧元的葡萄酒,以此打进国内低端消费市场。
来自圣皮尔葡萄酒公司的高级顾问认为,进口葡萄酒还需要在一些方面多下工夫,才能有助于其更好地进入市场。比如要有一个好的译名,进口葡萄酒多是法文、意大利文以及西班牙文,如果简单直译,则非常不便于消费者记住。还有,能在酒的杯标上注明其适合佐配什么样的中餐。
从“加温”说起
在“土琪”的品酒会上,品酒师上前善意地提醒记者拿杯的方式错了。原来,喝葡萄酒时不能用手掌托着酒杯,而是应该捏着杯柄或者是端着杯柄下面的底座,因为每一款葡萄酒都有着适合自己的温度,而用手掌托着酒杯时相当于给葡萄酒进行了“加温”,因而也就无法品尝到处于状态的葡萄酒。如果说细节决定成败,那么是不是细节也决定品位呢?
很多人在首次邂逅葡萄酒时,总是谨慎中夹杂着一些彷徨。葡萄酒的酒体怎样,是否具有平衡感,回味又是如何,对于浸泡在白酒文化中的国人来说,这样的感觉无疑是太过抽象。可为了防止露怯,也依然要“依样画葫芦”般地说“单宁”如何如何……其实,很多人还不知道他们一直在读错“单宁”的发音。
因为属于另一套文化体系,陌生的葡萄酒文化在也碰撞出很多有意思的趣事。原本葡萄酒的酿造就是一个脱糖的过程,而到了国内却有人因为受不了其的“不甜”而兑着雪碧一起喝。还有的人以为年代越久远就越好,因此,当侍酒师问道是否要82年的拉菲时,他会说要更好的62年的拉菲。而实际的情况是,如果那一年的葡萄酒成为佳品,主要是因为那一年的雨水、土壤等自然条件达到了的综合。
葡萄酒所蕴藏的深厚文化,使其在轻易地就虏获了高端人群的芳心,为他们奉上了一种容易陶醉而且花费不菲的生活方式;但同时,文化的繁杂也阻碍了葡萄酒在的普及,人们记不住这名目庞杂的原产地酒庄、葡萄种类、品质分级,甚至还有装酒用的橡木桶。在,由于信息的不对称,大多数人不仅难以知晓葡萄酒的品牌,而且也对如何品尝葡萄酒显得无所适从。于是,很多人望而却步。